诊疗助手APP 百万医护都在兼职、学习、交流
立即打开
文章详情 推荐阅读

如何让“两票制”好钢用在刀刃上?

其他科室 其他
2017-01-13阅读:917
来源:环球医学 / 责任编辑:谢嘉
  近日,国务院医改办会同卫计委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,明确我国将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广“两票制”。所谓“两票制”,即药品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、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,此举目的是压缩药品流通环节,使中间加价透明化,进一步推动降低药品虚高价格,减轻群众用药负担。并争取2018年在全国推开。

  不少网民认为,“两票制”的施行减少了药品流通环节,让流通过程透明化,为降低药价奠定了基础,是一个好办法。但医药改革是一块难啃的“硬骨头”,弊病积习已久,牵涉面较多,光靠“两票制”难以挤出药价水分,需要更加周密的供给改革和制度安排。

  网民“凡溪”说:“‘两票制’实行以后,药品从生产厂家到医院,医院进的是什么价,卖的是什么价,这个中间过程开两票,税务部门就能够看到每一票到底加了多少价。整个流通环节透明化,有利于及时发现一些违法违规的开票,并给予打击处理。”

  网民“樊大彧”说,在“两票制”全面推开的过程中,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而不是仅仅砍掉中间环节、简化中间商。要谨防既得利益者“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”,比如一些药品生产企业很可能与批发商达成默契,在出厂环节就大幅加价,为药品随后的流通环节留足“油水”。

  我国长期以来“医药不分”、“以药养医”。从医院的角度看,这是一种错位的“补偿”机制。多数公立医院收入主要来自于3个渠道:政府财政补助、按项目收费的医疗收入和药品加成收入。政府财政补助一般占不到10%,而医疗服务价格又偏低,医院只能做大药品加成收入。收入偏低的医生,获得价值回报的需求最终只能传导到药价上,“用贵药、开大处方”就成了难以遏制的偏好。从药品市场的角度看,这是基于医药利益捆绑下的价格合谋。药品经营企业多如牛毛,但产品同质化严重,加上生产、流通环节较乱,在激烈竞争中把药价推高,成为一种相互默契的现实选择。这无疑是饮鸩止渴,一步步走向灭亡。

  将虚高的药价降下来,是医改的重点环节。从制度设计上看,要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机构将“两票制”的执行情况作为药品企业的投标中标和配送的必备条件,这是从源头上进行把关。另外,卫生计生和中医药管理部门加强对医疗机构执行“两票制”情况的监督,税务部门加强对“两票制”尤其是对购销发票和逃税漏税情况的稽查。

  要减轻群众用药负担,从根本上来说,既要“收”,又要“放”。“两票制”是收,管住医生乱处方是收,管住医院暗箱操作是收,但任何收的办法都难以避免漏洞,这就需要通过“放”来弥补这个漏洞。要扩大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,让保密的电子处方向患者开放,对那些医生认为必须用的又不能报销的药品,必须事先向患者说明,患者可以去医院的药房买药,也可以去社会上的药店买药。这样客观上就把医院药房放到市场上竞争,医院想在价格上捣鬼可能就无能为力。

  症结不在中间流通环节的多寡,而在每一环是否严格依法依规,是否全程透明,是否监管缺失?其实,如果从药品的招标采购、购销管理,卫生卫计、中医药管理、药检、税务以及对应的相关职能部门全链条实时督查严管,那么药价绝不会失控到现在这个地步。让药品从生产出厂、流通消瘦,到采购配送直至最终用药,每一环都能置于阳光之下,不光是药企、医院被监督,且监管部门也在媒体和公众目光之下,这样全程透明才是法治和规则社会里必须适应的标准作业范式。

  在推行‘两票制’同时,必须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,体现医务人员劳务技术价值,回归医疗服务的价值规律。当医院不需要从药品中获取收入,而是有合理的收入渠道,药价自然就在竞争中降下来了。

  通过改革促使医生合理、规范用药,是医药分开的最高法则,而这需要形成一个责任和利益边界均合理清晰的制度环境。需要监管部门直面20多年的药品回扣沉疴,大刀阔斧地切断医药之间的灰色利益链条,努力提升医疗的公平性,医改才能在造福社会的路上不断前进。

  “两票制”是良方,但不是灵丹妙药。从根本上解决药价虚高问题,还需破除“以药养医”格局。要啃下这块改革“硬骨头”,注定会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。但是,再艰难,该改革的必须改,别让百姓等待太久。

  从国际经验来看,对药品最核心的要求是保障安全和有效,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它的经济效益。因此,要使“两票制”真正落地,除了加强政策解读外,还需要针对现实,找准症结,对症下药。
想说什么在这输入
0
0